9 月 23 日,秋分节气如约而至,恰逢中国农民丰收节,有着 “中国最美乡村” 美誉的江西婺源篁岭古村,正以一幅五彩斑斓的 “晒秋” 画卷,铺开秋日的好 “丰” 景。
“晒秋” 是农耕文明中 “秋收冬藏” 的生动注脚 —— 丰收时节,村民们将新收的农作物铺在晒架上晾晒,既能延长储存时间,也无意间造就了独特的农俗景观。而篁岭 “地无三尺平” 的特殊地形,让依山而建的徽派民居在山崖间错落排布,白墙黛瓦的古朴建筑与房前屋后晒架上红的辣椒、黄的玉米、橙的南瓜等五彩作物相互映衬,成为独属于这里的秋日印记。
丰收节当天的篁岭更是热闹非凡。一场别开生面的 “丰收巡游” 率先拉开序幕:村民们肩抬装满五谷杂粮的竹匾缓步前行,沉甸甸的粮袋压弯了独轮车的车把,重现着旧时运粮的场景;开垦队、收割队、挑粮队的村民们手持锄头、镰刀等传统农具列队走过,仿佛将春耕夏耘的劳作时光娓娓道来。
巡游落幕,祠堂广场上的丰收大联欢即刻接档。《庆丰年》歌舞率先登场,晒秋姑娘与小伙们踏着欢快节拍起舞,裙摆飞扬间满是丰收的喜悦;随后上演的《非遗傩舞祈丰收》更显厚重 —— 舞者头戴古老傩面,举手投足间承载着祖辈对风调雨顺、五谷丰登的虔诚期盼,让在场游客深切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。
古村内摆放的传统打谷机前,更是围满了好奇的游客。在当地老农的手把手指导下,大家轮番上阵体验脱粒操作,真切体会 “粒粒皆辛苦” 的深意。“现在虽然有各种先进农具,但这老打谷机一摇,才懂先民的农耕智慧多了不起!” 来自北京的游客王嘉擦着额头的汗笑道,直言这是实打实的 “体力活”,“篁岭的丰收热闹劲儿,比网上的照片鲜活太多了!”
未经书面许可,严禁将本网内容作为AI训练资源。
上一篇文章
下一篇文章